爸媽離世後,手足就不來往?教養兒女不可輕視的「態度」,避免孩子走上後路!

作者\媽媽味編輯

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,不少人都是身邊的兄弟姐妹,也許你也有過相同的疑惑,怎麼長大後大家開始漸行漸遠,甚至到了父母過世後,更是不聞不問、大鬧一番,從此井水不犯河水呢?看著眼前自家的兒女,你是否心生害怕孩子走上家庭的後路,兄弟姐妹在長大後對彼此不再親近、拒絕互相幫忙⋯相信如此的家庭環境是沒有人樂見的。因此,為了孩子們在往後的路程中能夠互相扶持、陪伴和依靠,就讓我們先放下任何偏見,回想看看在原生家庭中,究竟發生了些什麼事情。

爸媽是否對待家庭成員的態度一致

如果一個家庭管理兄弟姐妹的方式向來一視同仁,沒有特別偏心誰的話,那麼即便父母過世,兄弟姐妹依然會時常來往、互相幫助,感情如同緊密家庭般的相處,孫子輩在往後也會有樣學樣,彼此關係從小建立得很親近,這樣的情感從原生家庭延續且傳承到好幾代,難以拆散。

那麼如果在一個充滿不平衡的家庭會是怎麼樣的呢?即便父母還活著,兄弟姐妹也會一樣形同陌路,如同一盤散沙、各過各的,更別想到下一代能團結一致、互相幫助了。

治理大國就像烹調美味的小菜,治理家庭其實也是一樣,如何把幾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兒女,完整而有力的融合在一起,彼此相處融洽、不生嫌隙,這需要極高的情商、心思和手腕。

可惜這樣合格的父母少之又少,大多數的父母連自己都管不好,更別提怎麼管理家庭和孩子,說嚴重一點:大多數的父母為了一己之私,可以把子孫後代一起扯進來,一次影響到了往後好幾代都還不自知。

總要孩子守規矩,但爸媽有守規矩嗎?

想要把家庭治理得好,與金錢和地位、個人品行毫無相關,只跟父母有關。務必做到「父母守規不逾矩」:當父母就需要有父母的樣子,該關心兒女的時候不能少給,不該過問的也別問,該伸手幫忙的就伸手,不該伸手的也請將手收回。大多數的父母喜歡站在最高點,像個一家之主的指使兒女們守規矩、指揮行事,可是有多少父母能反過來為自己訂下規矩並去遵守呢?

為自己訂下規矩並遵守,任何細項都是需要絞盡腦汁的大學問,與另一半在背後協商並達成一致的默契,過程中的進退與拿捏、分寸,處理事情時要以敏銳度去察覺和隨時改進,避免孩子憋了一肚子氣好幾年,造成陰影後,長大還孤苦無依。

兄弟姊妹裡面有沒有一位有凝聚力、號召力強的扮演者

父母過世後,兄弟姊妹裡有沒有一位能夠凝聚起家庭成員,並且給下一代作為榜樣,維持親情不散的重要角色呢?這位角色不用多有錢、地位多高或多成功,只要會念在一母同胞、珍惜手足之情,而且處理事情來客觀公正又公道,無論大小事都能主動挺身而出,拿出辦法幫忙解決疑難雜症就夠了。

現今社會依然有很多的父母不會特別在孩子們身上多用點心思,感情平淡到如水一般,到最後父母過世了,也沒有人願意站出來張羅一切,時間久了,即使體內流著同樣的血緣,卻像路上的陌生人,是多麼可惜!